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7月9日,景德镇学院三下乡团队奔赴景德镇三闾庙历史文化街区,开展“青衿守瓷韵,申遗筑华章”主题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探寻瓷都文化根脉,为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申遗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寻踪三闾庙 探秘古瓷踪
三闾庙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景德镇明清时期重要的商贸码头与文化交融节点,留存着青石板古街、清代商铺群、“三闾古渡”码头等历史遗存,承载着瓷业商贸的繁华记忆与商帮文化的交融印记,是景德镇申遗工作的重要载体。团队一行循着“陶瓷+航运”的历史脉络,首先走进三闾庙古街,开启了探寻文化遗产价值与申遗意义的实践之旅。
听顾问述往 悟瓷脉传承
在三闾庙,团队成员聆听了街区文化顾问关于古街历史渊源的讲解。顾问结合景德镇“昌江航运”的繁荣过往,详细介绍了三闾庙作为水陆码头的商贸功能、建筑群落中的商帮文化印记,以及码头航运与陶瓷外销的关联,强调其不仅是街区遗产,更是内陆瓷都依托水系开展对外贸易、实现文化辐射的生动见证。他以史为鉴,谈到“文化遗产是镌刻时代的印记,申遗就是要让这份因瓷而兴的繁华被世界铭记”,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三闾庙在陶瓷文化遗产体系中的独特价值与申遗工作的深远意义。通过与顾问的交流,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三闾庙历史地位的理解,更深刻体会到文化遗产背后的商贸文明内涵,以及申遗工作对于守护产业文化根脉的重要性。
(图为“三下乡团队”聆听街区文化顾问关于古街历史渊源的讲解)
访铺听商史 聚力助申遗
随后,团队前往街区内的老商铺聚集区开展调研活动。沿街的老字号店铺、百年民居留存着与三闾庙码头相关的瓷器交易故事,是鲜活的商业记忆载体。团队成员在走访中,与当地工作人员、祖辈从事瓷业运输的居民深入交流,倾听他们口中关于码头的装卸场景、商帮行会的运作模式。这些生动的讲述让队员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三闾庙的商业生命力,也坚定了助力申遗的决心,深刻认识到青年一代在挖掘产业记忆、传播遗产价值中的责任担当。
(图为“三下乡团队”与当地工作人员、居民深入交流)
墨染三闾韵 笔书古渡情
经过一天的行程,团队成员们灵感涌动,以日志为载体记录见闻。有队员手绘了晨曦中刻着“古渡头”字样的码头牌坊,朝露的清辉点缀纸面,古街老巷在画中蜿蜒伸展,线条间藏着温婉,还特意写下“每块砖石都镌刻着船歌”的感悟;另有队员采用手账形式,将全天的探访足迹精心串联,穿插着沿途定格的旧商铺、老码头等实景照片,做成了一本满是岁月感的 “寻踪手札”。
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实地探访、讲解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三闾庙的历史价值与申遗意义,在传承文化遗产、助力申遗工作中锤炼了本领、增长了才干。下一步,景德镇学院三下乡团队将持续关注景德镇申遗进程,继续开展系列宣传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守护瓷韵文脉,为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向世界、成功申遗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