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彭塔:一堂乡村讲台的生动实践课
——安徽理工大学“力行”乡村振兴实践团赴安徽省六安市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彭塔镇中心学校老师和实践团会议安排暑期托管服务。涂意虹供图
乡土智慧:劳动教育的“在地基因”
7月21日,实践团成员在彭塔镇中心学校开启“研学之旅”。在黑毛猪养殖基地,“餐厨垃圾循环养殖”模式令成员深受启发——该校将剩食转化为饲料,既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又开辟了动物观察实践平台。移步20亩劳动实验田,师生同耕共采。中心校李军修书记介绍,这种“种养结合、知行合一”的实践,是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生动探索。“这些扎根乡土的劳动课,是城市难复制的育人智慧!”师生感慨道。
实践团参观学校黑毛猪养殖场。涂意虹供图
多彩课堂:点燃求知火种
学生积极参与反诈知识趣味问答。王南芳供图
主持礼仪分享课上实践团成员指导学生调整主持姿态。张转娣供图
实践团成员上演讲稿写作课。张转娣供图
力行致远: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六天时光,实践团用耐心与创意为彭塔镇的孩子们打开眺望世界的窗口。最动人的是孩子们悄然蜕变:从初见时的羞涩,到踊跃举手提问。临别时,学校和孩子们的感谢信与锦旗成为最珍贵的礼物。实践团成员表示:“实践基地为我们提供了成长的平台,从孩子们“低头躲闪”到“抢答举手”的转变中,重新理解了乡村振兴内核——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点燃希望的火种。”
2025年7月25日彭塔中心校赠的感谢信和锦旗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涂意虹供图
此次暑期托管服务受到了彭塔镇中心学校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是实践团服务乡村振兴的又一次探索,与孩子们的互动和交流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和责任。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需求,让青春力量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力行”乡村振兴实践团
通讯员:付广如 方波
核稿:余水 郭敏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