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7 月 12日,景德镇学院三下乡团队奔赴城北社区,开展 “青衿守瓷韵,申遗筑华章” 主题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探寻瓷都文化根脉,为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申遗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城北社区作为景德镇城区内承载着深厚陶瓷文化记忆的重要区域,留存着老瓷厂厂房、陶瓷手工作坊旧址、居民世代相传的制瓷工具等历史遗存,见证着瓷都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历程,承载着邻里间的制瓷故事与市井瓷韵,是景德镇申遗工作中展现民生瓷文化的关键载体。团队一行循着 “陶瓷 + 生活” 的历史脉络,首先走进城北社区,开启了探寻文化遗产价值与申遗意义的实践之旅。
活动首日,实践团聚焦景德镇陶瓷文化及申遗工作开展宣传活动。现场,实践团通过多媒体资料,系统介绍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核心工艺以及申遗的重要意义。宣传内容简明生动,吸引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关注。活动中,老年居民谈及家乡文化时难掩自豪之情,青少年则对陶瓷艺术表现出浓厚兴趣。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景德镇申遗意义
手工实践环节进一步深化了文化传播效果。在拉胚机操作区,实践团成员现场示范基础技法,并耐心指导居民体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有序尝试制作简单器型,揉泥、拉坯的过程中笑声不断;不少亲子家庭共同参与,家长手把手教孩子调整坯体形状,温馨互动的场景生动体现了陶瓷文化传承的代际延续。扭扭棒创作区同样人气高涨,孩子们用彩色扭扭棒模拟捏塑瓷坯、绘制瓷纹,以童趣满满的作品表达对陶瓷文化的理解,成为非遗启蒙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
图为小朋友在志愿者的教授下合作进行拉坯
次日,实践团以陶瓷拼图游戏为载体,开展陶瓷文化普及活动。活动中,实践团将打印好的陶瓷碎片分发给小朋友,引导他们在拼图过程中仔细观察纹饰特点、辨识器型类别。同时,实践团成员结合拼图图案,同步讲解陶瓷纹样的寓意以及不同朝代瓷器的风格差异等知识。通过这种趣味互动形式,孩子们对陶瓷文化的认知得到进一步加深。
图为小朋友进行陶瓷拼图游戏
午后,文化实践活动持续推进,互动交流进一步深化。陶瓷拼图环节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深入领会传统纹饰的丰富内涵;素胚绘画区里,传统青花元素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一幅幅充满个性的作品既彰显了文化传承的厚重,又迸发着创新的活力。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与所有参与者共同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下这场文化创造中的珍贵瞬间。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画素坯
此次活动通过文化传承与安全服务的结合,为城北社区带来切实滋养与保障。实践团以专业务实的行动,架起高校服务社区的桥梁,推动陶瓷非遗落地生根,助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贡献了青春力量。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