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
您的位置:中教网 > 教育头条

探寻党报百年足迹,厚植青年爱国情怀——山东师范大学 “薪火传承” 实践队深耕齐鲁红色沃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时间:2025年09月03日 14:00   来源:网络   浏览量:7829   会员投稿

探寻党报百年足迹,厚植青年爱国情怀——山东师范大学 “薪火传承” 实践队深耕齐鲁红色沃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薪火传承” 实践队以“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基于百年党史叙事的视角”为主题,深入山东省内党报党刊重要纪念地,开展了一场为期数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循着红色报刊的历史脉络,在沂蒙《大众日报》创刊地等革命遗址中挖掘党报党刊的爱国基因,在调研走访中探索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新路径,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用行动传承革命精神。

一、溯源:在历史旧址中触摸党报初心

探寻党报百年足迹,厚植青年爱国情怀——山东师范大学 “薪火传承” 实践队深耕齐鲁红色沃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图为实践队员于《大众日报》创刊地进行实地调研

“1939 年 1 月 1 日,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中共山东分局主办的《大众日报》在蒙山深处的沂水王庄创刊。彼时,大众报人用‘土油墨’‘文化纸’,在山洞、地洞中坚持印刷,将党的声音传递给广大军民……” 在《大众日报》创刊地纪念馆内,实践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那段艰苦卓绝的办报历史,凝视着展柜中泛黄的报纸原件、简陋的印刷工具,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革命先辈们以笔为枪、以报为旗的峥嵘岁月。

实践队不仅实地走访了《大众日报》创刊地,还前往威海档案馆、青岛理工大学井冈山数字绘本项目基地等场所,通过参观红色展览、查阅历史文献、与工作人员交流等方式,系统梳理山东党报党刊的发展历程。从抗战时期《大众日报》鼓舞军民抗日斗志,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记录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再到新时代党报党刊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党报党刊自诞生之日起,便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党的主张的宣传者、人民群众奋斗历程的书写者,始终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同频共振。

在《大众日报》创刊地红色报刊学习室,实践队成员围绕 “党报党刊与爱国主义精神传承” 展开热烈讨论。“这些珍贵的党报史料,是百年党史的生动载体,更是培育青年爱国情怀的鲜活教材。” 实践队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部学生李禹萱表示,通过实地溯源,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党报党刊中蕴含的深厚爱国情感和强大精神力量,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探寻党报百年足迹,厚植青年爱国情怀——山东师范大学 “薪火传承” 实践队深耕齐鲁红色沃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图为《大众日报》创刊地旧址

二、调研:在数据与对话中洞察教育现状

为全面了解当前党报党刊在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实践队创新采用 “文献研究 + 问卷调查 + 人物访谈 + 比较研究” 的多维调研方法,在山东省内多所高校、社区及党报党刊编辑部开展调研工作。

探寻党报百年足迹,厚植青年爱国情怀——山东师范大学 “薪火传承” 实践队深耕齐鲁红色沃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大众日报报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号外

在问卷调查环节,实践队针对青年学生、党报党刊编辑、高校思政教师等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问卷,线上线下共发放问卷 1200 余份,回收有效问卷 1086 份。数据显示,山东省各级党政机关、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党报党刊订阅工作高度重视,部分高校还将其纳入意识形态考核范畴,但青年学生主动阅读党报党刊的比例不足 30%,“订而不读” 现象较为普遍。83% 的受访青年表示,价值观教育需要 “可触及的生活点滴”,而传统党报党刊在内容呈现和传播方式上,与青年阅读习惯和认知特点存在一定差距。

与此同时,实践队成员还与 12 名党报编辑、15 名高校思政教师及 50 余名青年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现在的青年更习惯通过短视频、互动 H5 等新媒体形式获取信息,党报党刊若想吸引青年群体,必须在内容创新和传播手段上主动求变。” 一位从事党报编辑工作多年的受访者坦言。高校思政教师则普遍认为,党报党刊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但目前多停留在资料引用层面,与实地研学、校园文化活动等实践场景的结合不够紧密。

探寻党报百年足迹,厚植青年爱国情怀——山东师范大学 “薪火传承” 实践队深耕齐鲁红色沃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探寻党报百年足迹,厚植青年爱国情怀——山东师范大学 “薪火传承” 实践队深耕齐鲁红色沃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图为实践队员与党报党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访谈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梳理分析和访谈内容的深度提炼,实践队清晰把握了当前党报党刊推动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与不足,为后续提出针对性路径提供了现实依据。

三、探索:在实践思考中擘画教育新路径

结合实地溯源与调研分析,实践队围绕 “如何让党报党刊更好地助力青年爱国主义教育” 展开深入研讨,从理论引领、内容创新、传播优化三个维度提出具体路径。

探寻党报百年足迹,厚植青年爱国情怀——山东师范大学 “薪火传承” 实践队深耕齐鲁红色沃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就实践成果进行理论宣讲

在理论引领方面,实践队认为应坚守党报党刊的政治性与人民性,通过系统梳理党报党刊中记载的党史故事,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党史观,深刻理解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的时代内涵。例如,可依托《大众日报》等党报中的红色史料,开发 “党报中的百年党史” 系列理论课程,融入高校思政课堂。

内容创新上,建议党报党刊聚焦青年关切,将政策解读与青年成长、地域发展相结合。一方面,挖掘山东本地红色资源,如沂蒙精神、《大众日报》创刊史等,用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爱国故事;另一方面,针对青年关注的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等议题,推出 “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担当” 等专题报道,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感染力。

传播优化层面,实践队提出构建 “全媒体 + 校园渗透” 的传播格局。加快党报党刊媒体融合步伐,利用短视频、VR 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红色内容产品,如 “VR 云游《大众日报》创刊地”;在高校宿舍区、教学楼设立 “党报阅读角”,联合学生会开展 “党报中的青春故事” 新媒体创作大赛,推动党报内容精准触达青年群体。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让 “薪火传承” 实践队成员在红色实践中锤炼了党性修养、厚植了爱国情怀,更形成了一份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调研报告。实践队表示,后续将持续关注党报党刊与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发展,通过举办专题宣讲、开展实践教学等方式,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助力更多青年在党报党刊的红色滋养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